中国气象学会关于筹备召开第35届 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的通知

本会各理事、理事单位,学科(工作)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国气象学会2018年工作部署,现将筹备召开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以下简称年会)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年会召开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10月23-26日

地点:安徽省合肥市

二、年会主办单位、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各有关学科(工作)委员会及挂靠单位

承办单位:安徽省气象局  安徽省气象学会

三、年会组织形式、分会场设置及征文范围

1.组织形式:大会特邀报告、交叉学科交流、分会场交流、专题交流、墙报交流等。

2.分会场设置

根据各学科(工作)委员会及相关单位和有关科学家提出的申请,本届年会共设26个分会场(S)和部分科学家论坛(SS):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征文范围:暴雨/暴雪、台风、强对流、雾霾等典型灾害天气形成机制分析;“7˙21极端暴雨过程”讨论会;“降水日变化”讨论专场;灾害天气预报失败案例分析(预报过程回顾和预报失败原因分析);灾害天气预报方法、技术研究;数值预报应用研究。

主办单位:天气学委员会  国家气象中心

主    席:毕宝贵  张庆红  孟智勇

S2  副热带气象及其生态环境影响

征文范围:副热带地区天气气候演变规律和机理研究;副热带地区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副热带地区预报预测业务和技术发展前沿。

主办单位:副热带气象委员会  华东区域气象中心  复旦大学

主    席:张人禾

S3  高原天气气候研究进展

征文范围: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天气气候灾害、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高原热源结构及其天气气候效应、高原水汽循环与天气气候异常、高原地气过程与多尺度环流系统演变及其影响;高原山地数值模式、复杂地形数值预报技术;高原上空对流层与平流层相互作用及其天气气候和环境效应;以及高原地区卫星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

主办单位:高原气象学委员会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主    席:李跃清  马耀明  范广洲  李  建

S4  2018年全国热带与海洋气象学术研讨会——热带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生成机理和预报技术学术研讨会

征文范围:热带大气动力学及海气相互作用理论研究;热带区域数值预报;热带气旋、热带对流、海上强风、热带季风等方面的监测、机理、预报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主办单位:热带与海洋气象学委员会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主    席:万齐林

S5  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形成机制变化与监测预测及其影响评估

征文范围: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变化特征;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形成机理变化特征;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监测技术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预测和预警技术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对农业、生态、水资源及粮食安全影响评估及其对策。

主办单位:干旱气象学委员会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主    席:张  强  李耀辉

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征文范围:服务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和归因;气候变化预估、影响评估和气候服务;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学;低碳发展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主办单位: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  国家气候中心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主    席:巢清尘

S7  东亚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变异机理及气候预测

征文范围:东亚气候多尺度变异特征、机理及可预测性;极端气候事件的机理和可预测性、气候预测理论、技术、方法、业务应用等。

主办单位:统计气象学与气候预测委员会  气候学与气候资源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主    席:范  可  宋连春  杨修群  温之平

S8  东亚冬季风研究论坛

征文范围:东亚冬季风多时间尺度变异的特征和机理;东亚冬季风对天气、气候、环境的影响;东亚冬季风的预报、预测、模拟和预估。

主办单位:动力气象学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国家气候中心  复旦大学

主    席:陈  文  封国林  吴其冈

S9  卫星资料同化

征文范围:卫星辐射率资料定标和预处理;质量控制;偏差订正;云雨区卫星资料同化;快速辐射传输模式发展;卫星资料影响定量评估;风云气象卫星资料同化;青藏高原和西北沙漠区域卫星资料同化;未来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气象卫星载荷发展等与卫星资料同化相关的研究。

主办单位:数值预报委员会  国家气象中心

主    席:沈学顺  韩  威

S10  水文气象灾害形成机理、预报预测预警与风险评估新技术

征文范围:流域水旱、地质灾害形成基础理论及预报预测预警技术;中小河流洪水、山洪与地质灾害、农田渍害与城市内涝(风险)预报预警新技术新方法;山洪地质灾害对生态安全影响的评估预警技术;陆面模式与陆面同化技术;流域面雨量估测预报与江河流域洪水预报预警技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文水资源预测与水资源安全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文预报技术等。

主办单位:水文气象学委员会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主    席:谢正辉  魏  丽

S11  城市气象与环境——第七届城市气象论坛

征文范围:城市陆-气交换过程、城市边界层、城市(群)的天气气候与效应、城市雾-霾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理论、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以及城市气象科普创新和推广等。

主办单位:城市气象学委员会  南京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城市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    席:孙鉴泞   朱  彬

S12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与环境影响暨环境气象预报及影响评估

征文范围:大气成分观测;气溶胶、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反应性气体等的时空分布;大气化学过程;排放与排放源处理;臭氧、酸雨及其他污染物等的监测与控制;大气成分的健康及生态效应;大气成分在中尺度天气模式、区域气候模式、全球气候模式中的应用及其对天气、气候-环境的影响和反馈; 雾、霾、沙尘暴、光化学烟雾等环境气象事件成因;环境气象预报及模式释用;环境气象影响评估;环境气象事件决策支持。

主办单位:大气成分委员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象中心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主    席:张小曳  王书肖  张宏升  范绍佳  张恒德

S13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征文范围:云(雾)降水物理学;大气环境化学与空气质量研究;大气辐射学及大气探测;大气边界层。

主办单位:大气物理学委员会  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水循环和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局广东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主    席:赵春生

S14  大数据、互联网、融媒体时代气象服务的创新与变革——第八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征文范围:基于大数据、互联网、融媒体时代的气象服务理念、技术及产品创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全媒体公众气象服务技术、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及节目创新探索;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影响预报及预警信息发布方法、技术与实践探索;专业气象预报服务技术与应用研究;气象服务系统平台设计与开发、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其他气象服务相关技术进展与实践思考等。

主办单位:公共气象服务委员会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主    席:潘进军

S15  全媒体气象影视服务创新研究

征文范围:影视、互联网、信息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应用;直播报道、新闻采编、气象科普、系统建设、节目改进、新媒体融合下的气象影视发展等。

主办单位:气象影视与传媒委员会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

主    席:石曙卫

S16  人工影响天气理论与应用技术研讨会

征文范围:人工影响天气在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重大活动及大气污染清除等方面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人工影响天气数值模式、观测、室内实验和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主办单位:人工影响天气委员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    席:郭学良

S17  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

征文范围:气候变化与重大疫情的关系;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天气、气候变化与人类各种疾病之间的关系;城市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污染(酸雨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同气候类型对人体生理状况的影响;医疗气象预报方法与技术;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主办单位:医学气象学委员会  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上海市气象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主    席:王式功  尹  岭  张书余

S18  空间天气观测与业务的融合

征文范围:空间天气观测技术研究;数据应用及预报模式开发以及服务保障技术等。

主办单位:空间天气学委员会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主    席:张效信

S19  气象雷达探测技术与数据处理

征文范围: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探测新技术;维修与保障技术;数据质控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雷达资料同化技术;双偏振、相控阵、云雷达、机载雷达、激光雷达、地波雷达等新型雷达的应用技术。

主办单位:雷达气象学委员会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主    席:李  柏  高玉春  张建云

S20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六届防雷减灾论坛

征文范围:防雷管理;雷电物理;雷电监测预警;防雷检测;雷电灾害分析与风险评估;雷电防护技术。

主办单位:雷电委员会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    席:张义军

S21  深度信息化:应用支持与智能发展

征文范围:人工智能在气象各领域发展中的应用;气象大数据的实际应用和规范化治理;业务系统的集约化整合;业务流程的优化;CIMISS对各类气象业务、科研等应用领域的支持。

主办单位: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主    席:赵立成

S22  卫星气象与生态遥感

征文范围:卫星大气/海洋/地表等产品研发;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灾害、生态环境监测、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应用。

主办单位:卫星气象学委员会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主    席:杨  军

S23  王绍武教授学术思想暨气候科学前沿研讨会

征文范围:王绍武教授学术思想总结;古气候、气候诊断、气候预测或气候变化的研究或评论论文;会间将举行《王绍武教授纪念文集》发布会。

组 委 会:黄建平  罗  勇  龚道溢  周天军  闻新宇 黄建斌

主    席:罗  勇

S24  青年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S25  研究生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S26  气象科技论文诊断会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SS科学家论坛

由有关科学家联合提出,针对特定具体科学问题,组织研讨与交流。交流论文和内容由申请主办论坛的科学家自行组织落实。有关论坛内容等将在正式通知和年会网站上陆续发布。

四、论文征集与出版

1.请按照本次年会的主题与各分会场征文内容向年会提交论文摘要。应征论文内容应是2016年及以后完成的科研成果,如已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请在摘要后加注相关信息。

2.应征论文需在摘要正文中标明分会场的编号(S1、S2…….

3.每位作者的应征论文摘要在同一个分会场不超过1篇,最多在3个分会场投稿(注:请勿同一篇文章投多个会场)。应征论文需提交详细摘要(2000字以内),所投稿件应符合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征稿简则(见附件)的要求。如与相关要求不符,主办单位有权删改。

4.应征论文摘要一律通过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网站提交,具体方法请见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网站(http://www.cms1924.org/nh),征文截止日期为2018年6月30日。

5.所有应征论文摘要分别由各分会场主席组织审定,审定结果可在网上进行查阅。

6.年会配以光盘收录论文详细摘要,不再编印论文摘要集。

7.被接收的详细摘要将被中国知网收录,不要求收录知网的,请提前与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学术交流部联系。

8.科学家论坛交流论文由申请主办论坛的科学家自行组织落实,并于6月30前将落实后的具体安排(论坛主要内容、时长和预计规模,参与交流报告题目和专家姓名等)以邮件方式发会议联系人(hsp@cms1924.org),组委会审议后将据此作会场具体安排。

五、其它事项

1.本届年会的正式会议通知将于2018年7月发出。

2.年会收取会议注册费,同时对参加年会的本会理事及本会会员(按照中国气象学会会员管理暂行条例交纳会费的注册会员)以及学生(不含在职学生)给予优惠。

3.年会欢迎一切形式的合作与赞助,有意者可直接与本会秘书处商洽。

4.有关论文摘要征集及年会筹备工作的具体事项请直接与本会秘书处学术交流部联系。

5.关于本届年会更多信息将于2018年5月15日起在年会网站公布。

6.本届年会期间继续组织展会,展示本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盛邀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及科技期刊参展。

7.年会联系方式

年会网址:http://www.cms1924.org/nh

联 系 人:胡绍萍  王妍

联系电话:010-68407133  01068407109

E-mail: 35nh@cms1924.org

联系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邮编:100081)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学术交流部

展会联系人:蔡兆亮

联系电话:021-64203876

移动电话:18917352889 

E-mail:jack.cai@minshengexpo.com

联系地址:上海市水产路2659号世华国际广场20层

           旻生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附件: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征稿简则

附件1.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分会场设置

附件2.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日程表

 

 

 

中国气象学会

2018年5月9日


  • 时间:2018年5月9日
  • 点击率: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