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季风的描述

早在2500多年前,孔老夫子(孔丘,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就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有所论述,只不过那时没有用"季风"这个术语而已。孔子在其研究的《易经》的专著《说卦传》的第三章写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此处,山应指高山陆地,泽为海洋、湖泊。在对"山泽通气"的解释方面,台湾易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高足徐芹庭教授提出:"山属于大陆性气候,泽即海洋性气候,两种气候交互的通气,而产生了冬夏的季风"。在这里徐先生似乎并未真正领会这句话的含义,他的解释没有说清楚两种气候如何通气,季风又是如何产生的问题。事实上山就是山,即陆地,泽就是泽,即海洋、湖泊,不能解释成大陆性气候或海洋性气候。如果用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解释孔夫子的“山泽通气”, 就是太阳对山和泽的加热差异产生热力环流,这个环流就是所谓的 "通气",而低层环流,即冬季从陆地吹向海洋或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就是我们今天观察到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冬、夏季风。孔子在《说卦传》的第五章继续写到:"齐乎巽,巽东南也"。他将巽卦的方向定义为东南。此处,巽为风,实指东南风,这正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夏季风。因此,2500多年前孔子对东亚季风的认识已非常接近300多年前Hadley对印度季风的认识。

季风,在我国古代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信风,黄雀风,落梅风。在沿海地区又叫舶风,所谓舶风即夏季从东南洋面吹至我国的东南季风。由于古代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风力,冬季的偏北季风不利于从南方来的船舶驶向大陆,只有夏季的偏南季风才能使它们到达中国海岸。因此,偏南的夏季风又被称作舶风。当东南季风到达我国长江中下游时候,这里具有地区气候特色的梅雨天气便告结束,开始了夏季的伏旱。北宋苏东坡《船舶风》诗中有,"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船舶风"之句。在诗引中他解释说:"吴中(今江苏的南部)梅雨既过,飒然清风弥间;岁岁如此,湖人谓之船舶风。是时海舶初回,此风自海上与舶俱至云尔。"诗中的"黄梅雨"又叫梅雨,是阳历六月至七月初长江中下游的连绵阴雨。"三时"指的是夏至后半月,即七月上旬。苏东坡诗中提到的七月上旬梅雨结束,而东南季风到来的气候情况,和现在的气候差不多。